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张素久:友好是中美民间交往的基调

2024-09-11 02:20 阅读量:9.4万+

华人号:中国侨网

数十年来,张素久始终活跃在中美文化交流一线。名将之女、名校学子、知名侨领,在旁人眼中,张素久的经历始终伴随着光环。但在张素久看来,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其中并非没有困难与挑战,只是当考验来临时,她更关注如何解决,从不沉浸于情绪。时至今日,张素久仍然忙碌在各种活动间——组织中美青少年文化活动、推动中华文化特色小镇落地洛杉矶。在她看来,无论任何时候,“友好”都是两国民间交往的基调,增进友好则需要依靠文化交流增加对彼此的理解。她也将继续奔波其间,书写好这篇名为友好的故事。

01“我感到收获了很多爱”

张素久是著名爱国将领“和平将军”张治中的小女儿。在她出生前,家中已经有4个女儿和2个儿子。“那时候老一辈人看我妈妈的肚子,都说怀的是个男孩。”在这样的期待中,张素久降生了。“当父亲去医院看望母亲的时候,母亲说:‘又是一个女儿。’父亲却说:‘我就喜欢女儿’。”

像是一种巧合,张素久小时候的性格就像男孩子一般。“所以当时大家都叫四姐‘妹妹’,叫我‘弟弟’。”张素久回忆说,四姐比她大一岁多,两人总是形影不离。“四姐很能干,会招呼人,她在家里做事的时候,我就像个小尾巴跟在后面。”

温暖的家庭氛围给张素久塑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张素久父母的感情很好,虽然二人是指腹为婚,成长经历也不尽相同,但伉俪情深,不曾有变。张素久回忆,母亲洪希厚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把大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当时有人劝说我父亲再娶,我父亲拒绝说,如果抛弃了她,如何面对家乡父老?”

抗日战争期间,张素久的四姐生病去世。“本来两个小女孩形影不离,忽然只剩我一个,家人就更加关爱我。”张素久回忆,当时大姐负责照顾她,帮她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教她写日记、学英文。“虽然我们相差20岁,但是一直特别亲近。”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当时,冰淇淋、香蕉还是“稀罕物”,但张素久想吃时,哥哥姐姐都会想办法带她吃到。“后来哥哥姐姐出国学习,从美国回来还给我带漂亮的衣服、裙子和洋娃娃,把洋娃娃放倒,它还会自己闭上眼睛。”说起童年经历,张素久的语气十分轻快。

到了上初中的年纪,张素久随父亲工作调动去到新疆。在那里,她见到了父亲为解救被捕共产党员协调各方所作的努力,也看到他的温柔细心。“父亲受周恩来总理委托,到新疆后找到被盛世才囚禁的一批共产党员,改善了他们的处境,又帮助他们回到延安。他们的孩子中,有几位至今还与我有联络。”张素久说。

“父亲也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那时候他穿袍子办公,小猫跳到他的膝盖中间睡觉,他也不赶。写字的时候,小猫跳上桌子看他的笔尖,他也默许。”张素久回忆。

“可以说我是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我从不发火和生气。”在张素久看来,这样的成长经历培养了她乐观、温和的性格,也给了她很大的精神力量。

02“学习之外的收获”

张素久在学习和运动方面的天赋从小就显现出来。小学毕业时,她考出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5岁时和哥哥学游泳,她学得又快又好。“凡事我都喜欢研究其背后的道理,思考究竟怎样才能掌握正确的方法,遇到不会的事就去学习,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做法。”

读高中时,张素久来到北京,就读于贝满女中,学习之余,她的组织才华也逐渐浮现。

当时,她在贝满女中学生会做群众文化部部长,带领同学们做演出、办展览,与周边学校合作组织舞蹈团、话剧团。“学习和考试对我来说没有太大的困难,所以我自然而然地去组织一些文艺活动,在活动里培养出了比较强的组织能力,这是学习之外的收获。”

1952年,张素久考入清华大学。学习之余,她仍然在学生会参与学生工作。

大学里的第一个春节,张素久没有回家,而是与留校的同学一起,在学校过年。“为了节约路费,许多同学没有回家,我想既然是过年,就要热热闹闹的,所以也留在学校,组织一些活动,大家一起过春节。”

联系管弦乐队和民乐队、在食堂布置场地、准备舞会舞蹈、安排电影放映、准备活动宵夜……一项项工作在张素久的统筹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就连吃饭的时候,都不断有人来和我讨论活动的细节,每个人都很辛苦,但也乐在其中。”

时至今日,张素久仍然亲力亲为地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参与跨国工作,坚持跳舞,每周游泳两次。在她看来,热爱思考与学习的习惯、在学校期间所受到的教育、在活动中培养的组织能力和坚持运动的习惯都为她日后的侨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3“友好是中美民间交往的基调”

获得留学机会时,张素久已经45岁,在天津大学工作了20多年时间。经过半年准备,她在1981年1月21日踏上了飞往纽约的航班。“那是我第一次出国,在飞机上有一种不真实感,飞到纽约上空,看到下面灯火通明,我一下感觉到,这下是真的来到大洋彼岸了。”此后,张素久留美工作,从纽约到旧金山再到洛杉矶,足迹跨越美国东西。

1992年起,张素久在美国安琪科技发展中心出任总裁。彼时,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国际接轨的需求日渐增加。在科技行业积累了颇多经验的张素久开始组织短期赴美交流培训活动。培训涉及证券、房地产、金融等行业,有专家讲座课程,也有实地考察环节。

1999年,张素久接受母校邀请,受聘成为清华北美教育基金会会长。履职期间,她筹措资金、创办北美清华教育基金会的网站和《北美清华》杂志,为支持清华校友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2007年,张素久被选为美国南加州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席,在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中,张素久逐渐萌生了推动中美青少年文化交流的想法。她表示:“不管什么时候,中国和美国的民间交往都是以友好为基调的,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更离不开两国青少年群体的互相了解与交往。”

出于这样的想法,2010年,张素久发起成立了美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协会,组织中国青少年赴美国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协会成立后,每年会组织700至900名中国学生到美国参与合唱团、舞蹈团、地质考察团等活动。”张素久介绍,今年协会设置了小记者团,邀请中国青少年学生参观美国媒体工作,报道在美期间所见所闻,截至目前已经有200余学生参与。

此外,张素久还创办了“天使杯”艺术节等活动,邀请中国青少年与美国青少年同台表演。“我希望能够通过这种近距离的接触合作培养下一代的友好,我认为这是我的责任。”她说。

04“比较淡定,比较从容”

数十年的侨领活动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张素久回忆,就任美国南加州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席后,她首先想做的就是推动来自中国大陆的花车参加美国帕萨迪纳新年玫瑰花车游行活动。“这是美国规模最大的花车游行之一,每年1月1日举行,观众遍布全球。但很可惜,当时还没有来自中国大陆的花车登上过游行活动。”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行在即,张素久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经过与北京奥组委沟通,张素久拿到了在花车上使用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会徽等标识的授权。但随后,美国奥组委、国际奥组委相继提出花车使用奥运相关元素的知识产权问题。“虽然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最终,经过几次协商,花车设计的版权问题得到解决。

当地时间2008年1月1日,美国帕萨迪纳新年玫瑰花车游行上的北京奥运花车。(受访者供图)

设计问题落定后,张素久又迎来了新挑战。当地反华势力制造事端,试图阻止北京奥运花车参加花车游行。“我们参加了3次听证会,陈述立场,据理力争,最终获得了花车委员会和帕萨迪纳市的支持。”

2008年元旦,当载有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花车与京剧团、杂技团的演员一同经过主席台时,张素久与出资支持支持花车制作的艾利丹尼森(Avery Dennison)公司相关负责人一起欢呼:“我们做到了!(We did it!)”

北京奥运花车成功后,张素久立即开始筹措2010年上海世博花车的准备事项。但在花车设计环节,就出现了意见的不统一。有人提议,在花车上使用龙的元素代表中国。但在当时西方文化的普遍认知中,龙的形象并不正面。经过张素久多次沟通斡旋,最终各方意见达成一致,决定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形象作为花车主要视觉元素。

然而更大的考验接踵而至。“我们的总预算是35万美元,但在距离花车游行活动不到50天的时候,出资15万美元的最大的赞助方撤资了。”张素久回忆,当时花车制作已经箭在弦上,情形紧张之际,是一名侨胞及时伸出援手,补齐了资金缺口。

2010年元旦,上海世博花车与姚明、成龙等人一同出现在科罗拉多大道街头,收获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欢呼。

当地时间2010年1月1日,美国帕萨迪纳新年玫瑰花车游行上的上海世博花车。(受访者供图)

回忆起这些波澜,张素久的语气十分平静。“遇到困难,我只想着怎么解决,因为发愁是没有用的,要抓住主要矛盾去解决,这是唯一的办法。就像那句流行语,我始终是‘比较淡定,比较从容’。”

如今,张素久还有一个在美国建设中华文化传播平台的心愿。她表示,在多年组织文化交流活动的过程中,她逐渐意识到需要建设一个在地平台,为美国民众了解中华文化提供持续性的窗口。

她希望能在洛杉矶地区组织建设起一个中华文化的聚集区。“就像来到洛杉矶就要去迪士尼乐园一样,我希望发展起类似中华文化小镇的文旅产业,作为在美国展示中华文化的平台。”张素久说。

“我希望在洛杉矶的东部地区建设一座来自中国大陆的中国佛教寺庙。此外,我们也想吸引一批可以长期展示中华文化的博物馆、艺术馆,发挥集群效应。”张素久说。

目前,张素久已经与上海静安寺方丈慧明法师达成合作意向,并完成了寺庙的选址及初步设计工作。“建造寺庙、打造文旅产业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接下来可能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要解决。但就像以前一样,一步步来,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张素久说。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张素久:友好是中美民间交往的基调》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多伦多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华人故事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